新闻详情
冬季婴幼儿外出应该注意什么?
婴幼儿年龄小,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完善,免疫功能差。在秋冬季节变换时易患以呼吸系统为主的各种疾病,如:流行性感冒、慢性咳嗽小儿麻疹,这正是婴幼儿外出要注意的内容。
1、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,传染性很强。典型症状:起病急,畏寒,发热,体温在数小时至24内升达高峰,高达39-40℃,伴头痛,乏力等。呼吸道症状较轻:咽干,喉痛,干咳,腹泻等。有资料报道:今冬明春甲1、甲3、乙型流感流行,主要毒株是季节性流感甲型H3N2,甲型H1N1仍较活跃。对易感人群在高发季节前及时接种疫苗,一般在接种2周后能产生相应抗体,有效预防流感。生活中常洗手,喝开水,吃熟食,勤通风,晒衣被。发生流感后主要是对症和抗病毒治疗。
2、 慢性咳嗽临床上超过3周(3-4周)的咳嗽成为慢性咳嗽。引起咳嗽的主要病因:上气道反应综合症,咳嗽变异性哮喘,胃食管反流等。在慢性咳嗽病人中,以咳嗽变异哮喘最为常见,咳嗽可能是它的唯一症状,主要为长期顽固性干咳,咳嗽多在夜间或清晨加重,以冬春多发,常常在吸入刺激性气味,冷空气,运动或上呼吸道感染后诱发。部分患儿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。约70-80%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可发展为典型哮喘。治疗:单纯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。往往是抗炎,抗过敏,降低气道的反应性同时进行。需要长期持续,规范化治疗。
3、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小儿传染病,3-5岁幼儿多发。流行病学提示:外出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,常造成托幼机构的流行。临床表现:潜伏期2-7天,发病初期有类似感冒症状,1-2天后手足、口腔部位出现皮疹或溃疡,口腔黏膜出诊较早,重型患者往往并发心肌炎、肺水肿、无菌性脑膜炎。传播方式:接触病人的皮肤、衣被、病毒传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绢、患者呼吸道的飞沫传播等。处理方法:主要是发热时降温,口服抗病毒药物,口腔和皮肤的护理。托幼机构预防控制:本病多发时应注意室内保持良好通风,每日对玩具、个人卫生用具、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,每日对门把手、楼梯扶手、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。教育儿童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,每日晨检,发现可疑患儿时,及时送患儿就诊并隔离,对患儿物品进行消毒。